夫腹痛,爪甲青,明是厥阴阴寒之气,阻其真阳运行之机,邪正相攻,故见腹痛。此足太阴、阳明药也。
阳毒渐深,脉洪大,内外结热,舌卷焦黑,鼻如烟煤者,此法行之。此方药味颇简,故姑录之以概其余也。
加脊髓者,取其能通肾命,以骨入骨,以髓补髓也人身肾命、系于脊骨。余尝治吞酸用黄连茱萸制炒,随时令选为佐使,苍术、茯苓为辅,汤浸蒸饼为丸吞之,仍教食蔬果自养,则病易安。
凡咳嗽暴重,自觉气从脐下逆上者,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,当用地黄丸、安肾丸,毋徒从事于肺,此虚则补子之义也。春伤于风,夏为飧泄;夏伤于暑,秋为疟;秋伤于湿,冬必咳嗽;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
噫!以聊摄之明,犹且昧此,则下聊摄者可知矣。少阴不得大便,以辛润之;太阴不得大便,以苦泄之;阳结者,散之;阴结者,温之;伤食者,以苦泄之;血燥者,以桃仁、酒制大黄通之;风燥者,以麻仁加大黄利之;气涩者,郁李仁、枳实、皂角仁润之。
当归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橘红半夏。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,创始者难为力,后起者易为功,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,为效不既易乎。